L'Âge d'Airain

Auguste Rodin

Conceived in 1875 to 1876

Cast by Alexis Rudier Fondeur

Cast between 1935 and 1945

Paris, France

Height: 102 cm, Width: 37 cm, Depth: 31 cm

青铜时代

奥古斯特·罗丹

构思于1875至1876年

阿列克西·鲁迪埃铸造

铸造于1935至1945年间

法国巴黎

高102厘米,宽37厘米,深31厘米


参考编号:C40192

  • 作品简介
  • 参考出版
  • 艺术家简介
  • 铸造商简介

作品以年轻的比利时士兵奥古斯特·涅依(Auguste Ney)为模特,塑造了一个匀称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体,体态自然生动,左腿支撑全身,右腿稍弯曲,脚趾微微着地;左手好似持杖,右臂举起,手扶在头顶;他的头微向后仰,双目合闭,好似即将从梦中醒来;整个姿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他舒展全身,像是具有真实的呼吸和血脉流动,充满生命的活力。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并体现了精确的解剖知识。作品基座左侧有艺术家A. Rodin签名,背面有铸造商Alexis RUDIER. FONDEUR. PARIS刻印。此中等尺寸缩小版(又称第一缩小版)建模于1903至1904年间,本作品铸造于1935至1945年之间。

Rodin, 'Lettre adressée à Maurice Masson', 20 juin 1905, in A. Beausire et F. Cadouot, Correspondance de Rodin, 1900-1907, Paris, 1986, vol. II, p. 161;

F. Lawton, The Life and Work of Auguste Rodin, Londres, 1906, p. 52 (une autre version illustrée, p. 45);

J. Cladel, Auguste Rodin, L'œuvre et l'homme, Bruxelles, 1908 (la version en plâtre et une autre épreuve illustrées, p. 86 et 88; titré 'Le réveil de l'humanité');

F. Dujardin-Beaumetz, Entretiens avec Rodin, Paris, 1915;

L. Bénédite, Rodin, Londres, 1926 (une autre épreuve illustrée, pl. 6);

G. Grappe, Catalogue du Musée Rodin, Paris, 1929, p. 30-31, no. 18 et 20 (une autre version illustrée);

G. Grappe, Le Musée Rodin, Paris, 1934 (une autre version illustrée, pl. 29);

C. Goldscheider, Rodin, Paris, 1962, p. 54-55 (une autre version illustrée);

A. E. Elsen, Rodin, New York, 1963, p. 20-26 (une autre version illustrée, p. 20; titré 'The Age of Bronze');

B. Champigneulle, Rodin, Londres, 1967, p. 47-53, no. 12 (une autre épreuve illustrée, p. 48-49, 51 et 53);

I. Jianou et C. Goldscheider, Rodin, Paris, 1967, p. 85 (une autre version illustrée, pls. 6-7);

J. L. Tancock, The Sculpture of Auguste Rod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Rodin Museum, Philadelphia, Philadelphie, 1976, p. 355 (une autre version illustrée, p. 343 et 345);

C. Goldscheider, Auguste Rodin, Catalogue raisonné de l'œuvre sculpté, 1840-1886, Paris, 1989, vol. I, p. 114-117, no. 94c (autres versions illustrées, p. 115 et 117);

A. Le Normand-Romain, Rodin et le bronze, Catalogue des œuvres conservées au Musée Rodin, Paris, 2007, vol. I, p. 121-129, no. S. 870 (une autre épreuve illustrée, p. 123).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全名弗朗索瓦-奥古斯特-勒内·罗丹(François-Auguste-René Rodin)19世纪后半叶法国重要雕塑家,被誉为现代主义雕塑之父;1840年11月12日生于巴黎,1917年11月17日卒于默东(Meudon)。罗丹自幼喜爱美术,14岁时进入巴黎绘画与数学专科学院(École Spéciale de Dessin et de Mathématiques, 现为巴黎国立装饰艺术学院)学习,三年的专业美术教育为他培养出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素描技能,启蒙老师勒科克·德·布瓦博德朗(Horace Lecoq de Boisbaudran, 1802-1897)“以自然为师”的艺术创作理念对他产生了贯穿一生的决定性影响;同时,首次接触雕塑的罗丹深深地爱上这门艺术,与雕塑家阿尔丰斯·勒格罗(Alphonse Legros, 1837-1911)和艾米-朱尔斯·达卢(Aimé-Jules Dalou, 1838-1902)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857年,罗丹报考巴黎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失败,开始以制作装饰物品和建筑装饰物的装饰工匠身份谋生,并以此为契机走上了自由职业雕塑家之路。


1862 年,罗丹开始跟随浪漫主义动物雕塑家安托万-路易·巴里(Antoine-Louis Barye, 1795-1875)学习,巴里对动物肌肉组织的刻画与运用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1864年,罗丹向沙龙提交了石膏作品《滥鼻子的男人》(L'Homme au Nez Cassé),评审委员会被那丑陋而残缺的形象震惊,以未完成的断片为理由拒绝了此件作品;同年,他以首席助理身份进入雕塑家阿尔伯特-欧内斯特·卡里尔-贝勒斯(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 1824-1887)工作室,二人共同完成了巴黎歌剧院、香榭丽舍大道帕伊瓦宅邸(Hôtel de la Païva)、戈布兰剧院(Théâtre des Gobelins)和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La Bourse de Bruxelle)等重要建筑装饰工程。1875年,罗丹前往意大利旅行期间,深受多纳泰罗(Donatello, 1386-1466)和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作品启发,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1877年,历时18个月创作的《青铜时代》(L'Âge d'airain)石膏版在法国艺术家沙龙(Salon des Artistes Français)展出,这尊以比利时士兵为模特创作的真人等大男性裸体雕像为罗丹开启了其后40年辉煌的职业生涯。


1880 年,罗丹接受法国政府委托,着手为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设计《地狱之门》(La Porte de l'Enfer),这件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史诗《神曲》(Divina Commedia)《地狱篇》(Inferno)构思创作的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其中众多人物形象成为后来独立作品的基础,其中包括《吻》(Le Baiser)、《思想者》(Le Penseur)、《三个影子》(Les Trois Ombres)和《永恒之春》(L'Éternel Printemps)等。1884年,他接受加莱(Calais)市长委托,创作了大型纪念碑式作品《加莱义民》(Les Bourgeois de Calais),历11年而成的群雕分为两组,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像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六位人物造型各自独立,然而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作品展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手法,表现的英雄人物即使内心十分痛苦,但为了真理、正义和爱,也能作出巨大牺牲的心理状态。1916年,在逝世前一年,罗丹将自己的全部作品与铸造权捐给法国政府,作为回报,国家购得罗丹巴黎居所比隆府邸(Hôtel Biron)和默东房产布里昂别墅(Villa des Brillants),并许诺将其改造为罗丹博物馆;1919年,收藏了6600座雕塑作品的巴黎展馆正式对外开放;1948年,复原了罗丹生活原貌的默东分馆向公众开放,展厅通过展示罗丹在创作过程中的草稿、参考模型和石膏成品,再现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亦介绍了雕塑制作的工具与技术。


罗丹一生创作了 6000多件雕塑和7000余件纸上作品,他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束缚,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善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罗丹认为有生命的雕塑是美的,美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美,而且是内在美;在罗丹所处的时代,人们认为丑的事物不是艺术品,而罗丹则极力反对,以自己的作品阐述了真正的美。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继承了古典主义雕塑的传统,被誉为19世纪古典主义雕塑最后的大师,同时也被称之为现代主义雕塑的开拓者,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方向,为20世纪雕塑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攀上了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

阿列克西·鲁迪埃铸造厂(Fonderie Alexis Rudier, 1874-1952)法国巴黎青铜铸造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一些著名青铜雕塑的发源地,铸造厂为那个时代的伟大雕塑家工作,如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安托万·布德尔(Antoine Bourdelle, 1861-1929)、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 Maillol, 1861-1944)和古斯塔夫·米克罗斯(Gustave Miklos, 1888-1967)等人的青铜作品都曾由鲁迪埃铸造。


1874年,阿列克西·鲁迪埃(Alexis Rudier, d. 1897)在巴黎夏洛街(Rue Charlot)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艺术铸造厂;1880年,搬迁至圣东街(rue de Saintonge)45号。1897年,阿列克西去世,他的儿子欧仁·鲁迪埃(Eugène Rudier, 1879-1952)接管了工厂;1899年,欧仁开始为法国新艺术雕塑家亚历山大·夏庞蒂埃(Alexandre Charpentier, 1856-1909)铸造雕塑,夏庞蒂埃把他介绍给好友罗丹,此时的罗丹已经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作为一个有着高水准的商人,他最终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了罗丹的信任;1902年,欧仁从他的叔叔弗朗索瓦·鲁迪埃(François Rudier)那里接管了一部分罗丹订单的铸造工作,而最后的着色工艺则委托给让·利梅特(Jean Limet, 1855 -1941),罗丹去世后,鲁迪埃雇佣了利梅特直至1941年去世,主要便是负责罗丹作品的铸造和着色;1905年,工厂开始为与罗丹齐名的雕塑家阿里斯蒂德·马约尔铸造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仁被派往加亚克(Gaillac),被要求在不同的军工厂制造炮弹,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常回到巴黎,监督管理他的工厂。在此期间,他一直为罗丹铸造作品,欧仁通过与贵金属和珠宝商卡普兰-圣·安德烈(Caplain Saint André)的合作,成功地解决了战时的物资短缺,获得了竞争对手所没有的金属储备。凭借这一点,欧仁获得了罗丹作品的独家铸造权,直至1952年去世。1918年,欧仁移居至埃夫里省的威齐内(LeVésinet),在花园里陈列了他铸造的众多名作,如罗丹的《施洗约翰》(Saint-Jean-Baptiste) 和《影子》(L'Ombre),布德尔的《贝多芬》(Beethoven) 和《拉弓的赫拉克勒斯》(Héraklès Archer),马约尔的《维纳斯》(Vénus)以及保罗·达德(Paul Dardé, 1888-1963)高达五米的《农牧之神》(Le Faune)。


1934年,欧仁把工厂搬迁至巴黎南郊马拉科夫(Malakoff)的莱普兰奎斯街(Rue Leplanquais),并建立了一座私人博物馆来保存这些作品,包括雕塑,素描和绘画收藏。1937年,在巴黎世博会期间的“现代艺术技艺”(Arts et Techniques dans la Vie moderne)展上,鲁迪埃以他在行业内的盛名接到了众多国家委托。1952年6月18日欧仁·鲁迪埃在马拉科夫去世,葬于威齐内公墓(Cimetière du Vésinet),罗丹的雕塑《影子》装饰着他的坟墓。遵照遗嘱,他的遗孀烧毁了档案,打碎了铸造厂的模具,以阻止任何人继承他的历史地位。欧仁去世后,罗丹博物馆和马约尔博物馆说服乔治·鲁迪埃(Georges Rudier)接手他堂兄的工作,继续铸造罗丹和马约尔的作品,直至1976年合同结束。